計算機組裝與維護

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,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,第二級,第三級,第四級,第五級,*,計算機組裝與維護,第一章 概述,第二章,CPU,第三章 主板,第四章 概述,第五章 外部存儲設備,第六章 顯示器,第七章 其他外部設備,第八章 計算機組裝,第九章 計算機調(diào)試,內(nèi)容提要,第一章 概述,第一章 概述,1.1,計算機系統(tǒng)的組成,1.2,計算機組裝流程,1.1,計算機系統(tǒng)的組成,硬件系統(tǒng),主機,(CPU,、主板、內(nèi)存、芯片組,),外部設備(存儲器、輸入輸出設備、機箱),軟件系統(tǒng),系統(tǒng)軟件,應用軟件,1.2,計算機組裝流程,選購計算機配件設置主板跳線(免跳線主板除外)將主板板放置于絕緣泡沫墊上向主板上安裝,CPU,、內(nèi)存條、,CPU,風扇等將主板裝入機箱,擰緊主板固定鏍絲,接插主板電源線安裝顯卡、聲卡、內(nèi)制式,Modem,等安裝面板跳線設置,BIOS,第二章,CPU,第二章,CPU,1,概況:,2,CPU,發(fā)展史,3,CPU,的主要生產(chǎn)廠商和品牌:,4,CPU,性能指標,5,主流,CPU,及選購,1,概況:,CPU(CentralProcessingUnit,),中央處理器,CPU,是計算機的心臟,包括運算部件和控制部件,是完成各種運算和控制的核心,也是決定計算機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。
主要的參數(shù)主頻和位數(shù)計算機的,CPU,的型號實際上代表著計算機的的基本性能水平2,CPU,發(fā)展史,8086 CPU,是,16,位的處理器,1979,年,,Intel,公司推出 準,16,位,8088,處理器,內(nèi)部數(shù)據(jù)總線,16,位,外部數(shù)據(jù)總線,8,位內(nèi)含,29000,個晶體管,時鐘頻率,4.77MHz,,地址總線,20,位,尋址范圍,1MB,80286 CPU,16,位的處理器,1982,年推出內(nèi)含,13.4,萬個晶體管,時鐘頻率由最初的,6MHz,提高到,20MHz,內(nèi)部和外部數(shù)據(jù)總線皆為,16,位,地址總線為,24,位,尋址范圍達,16MB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80386 CPU,32,位處理器,,1985,年推出內(nèi)含,27.5,萬個晶體管,最初的時鐘頻率為,12.5MHz,80386,的內(nèi)部和外部數(shù)據(jù)總線都是,32,位,地址總線也是,32,位,尋址范圍達,4GB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80486 CPU,1985,年推出集成了,120,萬個晶體管,時鐘頻率從開始,25MHz,提高到,33MHz,、,50MHz,、,66MHz,首次將數(shù)學協(xié)處理器和一個,8KB,的高速緩存集成到微處理器芯片內(nèi),并采用,RISC,技術,可以在一個時鐘周期內(nèi)執(zhí)行一條指令。
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entium,1993,年,Intel,公司推出,Pentium,處理器內(nèi)含,310,萬個晶體管,時鐘頻率由最初的,60MHz,提高到,200MHz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entium PRO,1996,年,Intel,公司推出,Pentium PRO,處理器,內(nèi)含,550,萬個晶體管,內(nèi)部時鐘頻率為,133MHz,一級緩存為,16KB,,有一個,256KB,的二級緩存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entium MMX,1996,年底,Intel,公司推出,Pentium MMX,,即內(nèi)設多媒體擴展指令集(,MultiMedia,Extensions,)其一級緩存為,32KB,,含二級緩存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entium,1997,年,5,月,Intel,公司推出,Pentium,,集成有,750,萬個晶體管,主頻有,233,、,266,、,300,、,333MHz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賽揚,-,celeron,32,位處理器,,1998,年推出高性價比,CPU,Celeron,Celeron,的二級緩存及相關電路被抽離,圖形運算功能和運行速度受影響。
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entium III,32,位處理器,,1999,年初,Intel,公司推出,PentiumIII,,主頻有,450,、,500MHz,增加了,SSE,多媒體指令集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4,32,位的處理器,,2000,年,11,月,,Intel,公司發(fā)布了,P4,,,400MHz,的前端總線,(100 x 4),SSE2,指令集,,256KB,512KB,的二級緩存,全新的超管線技術以及,NetBurst,架構,初始主頻為,1.3GHz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64,位處理器,Intel Prescott,(Prescott,對,AMD,的,Athlon,64)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rescott,處理器核心,Prescott,使用,0.09,微米工藝制程,,1011mm,芯片內(nèi)包含,3.3,億個晶體管,是,P4,的,7,倍,,L2,緩存達,8MB,頭發(fā)絲的直徑是,60,微米,,90,納米工藝即其線徑為,0.09,微米,這是頭發(fā)絲直徑的,1/666.67,65,納米是頭發(fā)絲直徑的,1/920,)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Athlon,64 X2,,雙內(nèi)核桌面處理器,64,位處理器,,Athlon,64 X2,采用了,939,針封裝。
雙內(nèi)核處理器,如可以在后臺運行殺毒程序而絲毫不影響系統(tǒng)性能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entium D,處理器,研制,90,納米、,4GHz Prescott CPU,時,暴露出高功耗的危機繼續(xù)沿單,CPU,、高主頻的道路研發(fā)極為困難為此,,Intel,停止了,4GHzCPU,的開發(fā),與,AMD,一道把目光放到雙核心、以及多核心處理器的開發(fā)上Pentium D,的,D,有三層含義:,Double(,雙核,),、,Desktop(,桌面)、,Fourth(,第四,,P4),2005,年第,2,季度,,Intel,公司推出第一款雙內(nèi)核,PC,機處理器,Pentium D,,取代,Pentium4,,處理器命名為,Smithfield,Pentium D 8,系列采用,90nm,制程,,LGA775,封裝,,800MHz FSB,,兩個核心各配備有,1M,的,L2,支持,EM64T,Vanderpool,,,XD Bit,和,EIST(Enhanced,Intel,Speedstep,Technology,省電技術,),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Pentium D,處理器,核心代號為,Smithfield,的臺式機處理器,Intel,的雙核心構架像一個雙,CPU,平臺,,Pentium D,處理器沿用,Prescott,架構及,90nm,生產(chǎn)工藝。
Pentium D,內(nèi)核由兩個獨立的,Prescott,核心組成,每個核心擁有獨立的,1MB L2,緩存及執(zhí)行單元,兩個核心共擁有,2MB,緩存由于兩個核心都擁有各自獨立的緩存,必須保正每個二級緩存中的信息完全一致,否則就會出現(xiàn)運算錯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,Intel,將兩個核心之間的協(xié)調(diào)工作交給外部的北橋(,MCH,)芯片2,CPU,發(fā)展史,(,續(xù),),3,CPU,的主要生產(chǎn)廠商和品牌,主要生產(chǎn)廠商,英特爾(,Intel,)、,AMD,、,VIA,(,Cyrix,),當前主流和主要產(chǎn)品:,Intel,系列:,高端產(chǎn)品,PentiumD8XX,、,9XX,系列(雙核)(,LGA775,),64,位處理器,;,如,:PentiumD930:,工作頻率,3GHz,FSB800MHz,中端產(chǎn)品,Pentium46XX,、,5XX,系列(,LGA775,),64,位處理器,如,:,最高產(chǎn)品,Pentium4630:,工作頻率,3GHz,FSB6XX,系列,800MHz5XX,系列,533MHz,低端產(chǎn)品,CeleronD3XX,(,LGA775,),64,位處理器,如,:,最高產(chǎn)品,Celeron356D:,工作頻率,3.33GHz,FSB533MHz,3,CPU,的主要生產(chǎn)廠商和品牌,(,續(xù),),其他產(chǎn)品,Celeron4,(,478pin,),32,位處理器,移動產(chǎn)品訊馳系列,PentiumM32,位處理器,服務器產(chǎn)品至強(,Xeon,)處理器,64,位處理器,Conroe,(酷睿)系列,64,位處理器,AMD,系列:,Athlon64,2,雙核系列、,FX,系列,64,位處理器,Athlon64,24800+,、,FX-60:,工作頻率,2.4GHz,FSB 1GHz,3,CPU,的主要生產(chǎn)廠商和品牌,(,續(xù),),Athlon64,(,939pin,、,754pin,)(速龍),64,位處理器,Athlon3500+:,工作頻率,2.2GHz,FSB:1GHz/800MHz,Sempron,(閃龍)(,754pin,),64,位處理器,Sempron3000+:,工作頻率,1.8GHz,FSB 800MHz,移動產(chǎn)品,Turion,(炫龍)(,754pin,),64,位處理器,服務器產(chǎn)品,Opteron,(皓龍)(,940pin,),64,位處理器,全系列速龍、閃龍(,AM2,接口),64,位處理器,3,CPU,的主要生產(chǎn)廠商和品牌,(,續(xù),),4,CPU,性能指標,1,)主頻,CPU,主頻也叫時鐘頻率,是,CPU,內(nèi)核(整數(shù)和浮點運算器)電路的實際運行頻率,英文全拼為,CPUClockSpeed,,時鐘頻率的單位是,MHz,(兆赫),2,),CPU,的字長,計算機技術中對,CPU,在單位時間內(nèi)(同一時間)能一次處理的二進制數(shù)的位數(shù)稱為字長。
4,CPU,性能指標,(,續(xù),),3,)前端總線,前端總線的英文名字是,FrontSideBus,,通常用,FSB,表示,是將,CPU,連接到北橋芯片的總線計算機的前端總線頻率是由,CPU,和北橋芯片共同決定的目前,PC,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總線頻率有,266MHz,、,333MHz,、,400MHz,、,533MHz,、,800MHz,幾種,前端總線頻率越大,代表著,CPU,與北橋芯片之間的數(shù)據(jù)傳輸能力越大,更能充分發(fā)揮出,CPU,的功能4,CPU,性能指標,(,續(xù),),4,)外頻,外頻是,CPU,乃至整個計算機系統(tǒng)的基準頻率,單位是,MHz,(兆赫茲)外頻與前端總線(,FSB,)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前端總線的速度指的是,CPU,和北橋芯片間總線的速度,更實質(zhì)性的表示了,CPU,和外界數(shù)據(jù)傳輸?shù)乃俣纫部蛇@樣認為,前端總線的頻率有兩個概念:一就是總線的物理工作頻率(即我們所說的外頻),二就是有效工作頻率(即我們所說的,FSB,頻率)它直接決定了前端總線的數(shù)據(jù)傳輸速度!,INTEL,處理器的兩者的關系是:,FSB,頻率,=,外頻,X4,;而,AMD,的就是:,FSB,頻率,=,外頻,X2,。
注意:以上,AMD,芯片是以,K7,為例,,K8,由于內(nèi)置有內(nèi)存控制器(原來是在北橋芯片中),所以沒用前端總線頻率的概念,取而代之是,HyperTransport,總線頻率4,CPU,性能指標,(,續(xù),),5,)倍頻,CPU,的倍頻,全稱是倍頻系數(shù)CPU,的核心工作頻率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,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(shù),簡稱倍頻CPU,主頻的計算方式變?yōu)椋褐黝l,=,外頻,x,倍頻也就是倍頻是指,CPU,和系統(tǒng)總線之間相差的倍數(shù),當外頻不變時,提高倍頻,,CPU,主頻也就越高4,CPU,性能指標,(,續(xù),),6,)制作工藝,通常我們所說的,CPU,的,“,制作工藝,”,指得是在生產(chǎn),CPU,過程中,要進行加工各種電路和電子元件,制造導線連接各個元器件通常其生產(chǎn)的精度以微米(長度單位,,1,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)來表示,未來有向納米(,1,納米等于千分之一微米)發(fā)展的趨勢,精度越高,生產(chǎn)工藝越先進芯片制造工藝在,1995,年以后,從,0.5,微米、,0.35,微米、,0.。